参母岛海参形体特征的区别

形体特征的区别:海参的形体。野生的海参由于野外生长,海水深(15-30米),没有固定的饵料,多生长为三五年,外观颜色呈棕(或黑)褐色,呈棒槌形,4—6排刺,参体膘厚,胶原蛋白含量高,组织密实;而圈养的海参,需要定时定量的喂养饵料,海参生长快,大多一两年就可以长成出售,体形颜色大多鲜艳,呈黄绿色,皮质薄,胶原蛋白含量低,组织稀疏。

海参的吸盘。海参是靠腹部的吸盘吸附在海底,野生海参腹部的吸盘数量多,短、粗有力;圈养的吸盘量少,细、长。主要是深海的水流急,海参要牢固的趴在海底,必须紧紧地抱住海底的砂石,长久以往,野生海参的吸盘就多,短、粗有力。而圈养的海参,海水的流量小,海参轻易的就能固定在海底或岩石上,他的吸盘就细、长。
海参的口感。野生刺参非常耐煮,即使煮的时间稍长一点,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,煮制后的海参参体有弹性,刺透亮,肉质筋道,有咬头,口感好;圈养刺参不耐煮,煮的时间稍长就发馕,肉质缺乏韧性,口感不好。
海参生长年限: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4到5年以上才达到捕捞标准,时间越久营养沉积越多,滋补价值越大;而圈养海参温度适宜饵料丰富,生长速度快,一般达到商品规格5-8头就可出售,健康滋补作用相对差。医学界公认营养价值最高的海参以产自大连长海县海域,生长期为3-5年的野生海参品质最佳。这里温度、水深、盐度最适合海参的生长,海参生长期长,距离陆地最远,不受人为污染,所产海参品质最为上乘。